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未来学部“振乡兴治”实践队在学部团委书记邓盛杰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走访、座谈访谈等形式,深入了解当地在基层治理、产业振兴、文化宣传等方面的发展变化,亲身见证了电白从“诈骗洼地”到“振兴高地”的华丽蜕变。
7月13日到14日,实践队走进电白区电城镇的街头巷尾,与当地居民亲切交流,详细了解社会治安状况及电信诈骗态势的变迁。居民们纷纷表示,曾经电白的电信诈骗问题较为突出,给当地声誉和居民生活带来不良影响。而如今,电信诈骗案件发生率大幅下降,社会环境日益稳定和谐。随着当地发展环境的持续优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返乡创业,为家乡发展注入新活力。走在电城镇的街道上,餐饮店铺座无虚席,娱乐场所热闹非凡,运动公园里孩子们嬉戏玩耍,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7月15日到16日,团队前往麻岗镇、树仔镇的村委会进行访谈,重点了解当地反诈政策的落地与治理情况。据悉,麻岗、树仔镇曾是电信诈骗的重灾区,但经过多年的综合治理,电信诈骗案发率显著下降,公共文化服务也得到极大改善。在“百千万工程”示范村旦海村,党建文化广场、主题公园、乡村文化礼堂、图书馆和足球场等公共文化设施一应俱全,居民的安全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当地干部介绍,这些可喜变化的背后,离不开党建引领和法治宣传。通过组建由区直领导的村居临时党支部,整合公安、司法、综治等力量,实现多元共治,确保了反诈政策精准落地,有效解决了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难题。同时,依托五级网格化管理,严格落实每日入村入户巡查、开展反诈防诈宣传及举办讲座等工作,当地有效筑牢了居民的防诈反诈意识。



随后,团队来到当地政府,了解乡村振兴各项举措的实施情况。电白区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做强荔枝、圣女果、沉香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推动建设标准化加工园区,开发电白荔枝干、沉香深加工系列产品;提质发展近海养殖,打响电白海鲜品牌。同时,整合温泉资源与滨海风光,发展温泉康养和滨海生态旅游,深化“农业+文旅”融合,增加就业岗位供给,从根本上打破了当地对灰色产业的依赖,推动居民树立勤劳致富的正向观念,实现良性发展。

最后,调研团队前往当地派出所和司法局,了解反诈犯罪的打击情况。当地执法力量通过技术赋能,运用无人机搜索、声纹采集对比、异常交易数据监控等技术手段,精准锁定诈骗活动,实时监控犯罪行为,执法人员及时收网、精准打击,将诈骗活动扼杀在摇篮中,有效遏制了诈骗活动的发生。
7月17日到18日,队员们还走进电白博物馆和电白图书馆,深入了解电白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发展。电白作为著名的荔枝之乡、沉香之乡和建筑之乡,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冼夫人文化等更是当地的文化瑰宝,让队员们切实感受到了电白在文化建设上的突出成效。

电白的成功实践表明,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不仅是经济的振兴,更是基层治理与乡风文明的重塑。通过党建引领、产业转型和全民共治,电白实现了从“诈骗污名”到“诚信高地”的蜕变,为全省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推动乡村善治提供了鲜活样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