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领导活动回顾

暑期实践 |青春“融”铸井冈魂:这份实践日志请查收!

发布时间:2025-08-29 19:17

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挖掘井冈山根据地红色金融实践的当代价值,8月11日至19日,未来学部赤心融迹实践团参加2025年“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赴井冈山开展实地调研。


叮咚!您有一份井冈山实践日志待查收——

1456A

Day 1

开营仪式上,队长张文濡有幸代表团队在开幕式上发言,朴实有力的语言阐述了实践团井冈山之行要做的三件事——“踏踏实实找资料,把历史脉络梳理得更清楚;认认真真学经验,把先辈们为了群众、敢闯敢试’的实在办法学明白;仔仔细细找启发,让红色精神在今天的治理、教育、乡村发展中发挥作用”。

D007

“‘三湾改编情景教学中,我们分组模拟红军连队,在民主选班长、设计班旗与口号的过程中,真切体会到“支部建在连上”“官兵平等”等原则的开创性意义,让理论知识转化为深刻的情感认知。夜晚的红歌教学旋律与历史交融,更添革命精神的厚重感第一天的经历,让井冈山的红色底蕴在我们的心中愈发清晰。

——章静雯


EE08

Day 2

井冈山斗争史的讲座,用具象的史料井冈山精神形象地深入心灵。革命后代访谈打开了信仰传承的密码箱——十八军战士在雪域高原用冻裂的双手刨冰开路的身影,马兰基地科研人员在荒漠戈壁把青春埋进风沙的坚守,都藏在日常里,融在絮语中。原来红色家风从不是刻意的教化,而是像空气一样渗透在生活肌理中的精神基因。

——吴泓宣”

11126

118CE

Day 3

八角楼前,木桌油灯似乎亮着毛委员彻夜运筹的身影急行军山路,雨湿草鞋,步步皆感当年红军的坚韧午后在村民家里吃饭,自种的菜,山上的笋,一口下去更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真理黄洋界上风呼啸炮声隆,却吹不散星火信念打不掉军民鱼水。今日井冈山教我:初心在脚,使命在肩,人民在心

——张文濡

29BC1

25BCC

Day 4

上午我们一起去祭奠井冈山革命烈士,注视着英名墙上那些平均年龄20多的牺牲战士与静穆庄严的无字碑,青山处处埋忠骨,无名英雄何其多!我们当接好我们一代人的接力棒。小井红军医院里,简陋的环境直击人心,130余名伤病员宁死不屈的精神更是让人敬佩。晚上在编草鞋的过程中也感受到当时革命的艰辛与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高泽曼”

21486

晚上,我们学编草鞋。细黄麻一搓一绕,指尖很快被勒得生疼。当年红军日夜行军,一双草鞋只够走三四天,他们却用这最简陋的“车轮”踏出革命大道。我编了不到半只就满头大汗,心里生出真实的敬意:原来“艰苦奋斗”不是形容词,是一圈圈勒进血肉的坚韧。

——赵娅彤

12DA8

Day 5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内一件件斑驳的文物、一幅幅泛黄的照片,无声诉说着革命先辈在井冈山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艰辛历程,让我真切感受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乐观主义与艰苦奋斗精神。火炬广场上,高耸的火炬雕塑象征着永不熄灭的革命火种,不禁感到:红色基因不是抽象符号,而是融入血脉的信仰力量。

——徐青安”

11D7D

DA79

Day 6

“当年红军在物资匮乏、敌人封锁的困境中,靠着简陋工具自主造币,既是为解决军需民用,更是用经济手段捍卫红色政权的决心。造币厂内一枚枚带着温度的“工字银元”,凝聚着军民同心的智慧,承载着“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信念。这种不畏艰难、勇于开创的精神,穿越时空,依旧震撼人心,成为滋养心灵的红色养分。

——段丽婕”

14F9A

1B9C4


Day 7
“8天实践,我们完整体验了“学思践悟”的全过程。汇报中,哈工大学子以“红色金融”为切入点,深入探究,完成一篇完整的论文,充分体现哈工大学子“硬核”本领,获评委“下了大功夫”的高度评价。这8天虽辛苦,但收获满满,实践将结,我们的成果梳理仍需继续努力!

                                                    ——邓盛杰”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未来学部赤心融迹实践团赴井冈山实地调研行动圆满完成!